在之前写过的一些策略或者项目介绍里,或多或少都会提到**「质押借贷」(CDP, Collateralized Debt Postion, 直译应为质押债务头寸)**,这是 DeFi 世界中发展最好,被认为代表了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相对于中心化金融体系优越性的一个领域。这个领域的代表模式,是超额抵押借贷,质押一定的加密货币,可以借出比质押价值低一些的其他加密货币或稳定币,无需担保或许可,也没有现实中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随借随还,来去自由。
根据统计,所有借贷类项目大约有高达 $14 Billion 的 TVL(Total Value Locked,一般用于代表项目或者协议吸引的资金规模),是整个 DeFi 中仅次于 DEX 的领域。
但从我接触的人来看,即使是参与过不少 DeFi 项目,比较有经验的币圈用户,对「质押借贷」也停留在「借钱」这个认知上。我想聊聊我对这种金融业务的理解,以及为什么我认为对 DeFi 的参与者来说,这应该是必备品一般的服务,每个人都应该积极使用。
让我们先想想现实中的「质押借贷」,几乎所有人都能接触到的,大概就是房产抵押借贷了,「按揭」可以理解为就是一种变相的「质押借贷」,通过将房子的部分产权抵押给银行,获取了银行一次性提供的贷款,并分期进行还款以换回产权。
这也构成了我们对于「质押借贷」的基本认知,借钱。但和直接借钱比起来,质押是你先拥有质押物的所有权后,才能质押给出借方的,更接近当铺的原理。
在这个过程里,核心是你拥有「赎回」质押物的权利,也就是说只要你满足了条件,你就可以无条件拿回你的质押物。
「按揭」因为涉及的是我们每天都住在里面的房子,所以容易忽略了质押物的概念,用现实中另一种相对常见的「质押借贷」:股票质押,与其本质更接近一些。
我买入了 100 股茅台,且坚信茅台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终将统一全世界的酒精市场,所以我愿意一直持有,但谁也难保有个着急用钱的时候,假如我的茅台已经上涨了 50%了,卖掉它意味着我可能再也没法用原来的价格买回来了,那我可以选择质押这 100 股,按照一定的质押率,我可以获得对应的现金,当我周转过来的时候,只要还钱+利息,这 100 股茅台还是我的。
「质押借贷」的本质,是通过暂时转让对质押物的所有权,换取对另一种资产的所有权,且在限定条件内可以逆向交易,拿回质押物。
根据上面的本质,在不放弃质押物所有权的前提下,「质押借贷」最少有两种意义:
还是用上面的茅台股票为例,如果某一年茅台的股票是下跌的,那么我持有一年的收益为负,但如果我通过股票质押,换成了现金,然后存了个一年定期存款,那我的收益为正(当然这里先不考虑利息问题)。一年后,我还款并拿回了股票,但我获得了额外的收益。
在这个例子里,我质押借出的现金,就算是一种流动性资产性质。
「质押借贷」的最大意义,就是让你手里的一种资产变「活」了。在金融领域里,「活」被定义为流动性,任意一种资产,都有最基础的三个属性:收益,风险,流动性,这三者是不可兼得的。
流动性代表了一种资产变成现金的便利程度,现金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股票在大部分时候是流动性比较好的资产;而诸如一片森林,或者一幅世界名画的流动性则非常差。
在正常的金融市场中,不存在收益高,风险低,流动性好的资产,这三者一定是此消彼长的,这和整个金融市场运转的原理有关。简单理解,如果有这样的资产,那一定所有人都想持有,而想买入这种资产的钱越多,意味着这种资产的定价就越高,对应的收益自然就降低了;除了收益降低,还可能要接受买入就要持有 1 周才能卖的条件,流动性变差了。
金融市场会自然地在这三者间进行平衡,所以,当我们选择持有一种资产时,往往是看中了一些属性,而在另一些属性上做了让步。